黎红雷:新儒商精神的时代价值
- 2023-12-19 10:39:00
- sunmiao 原创
- 717
2023 年 12 月 17 日下午,在深圳举行的 “ 第二届全球儒商湾区论坛 ” 上,全国新儒商团体联席会议秘书长、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应邀发表主题演讲:《新儒商精神的时代价值》。
黎红雷教授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全面复兴及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由此,我们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是创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
“
新儒商
”
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觉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经营管理实践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将传统的儒商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之与当代企业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中华民族现代工商文明的建设者。其时代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为儒家思想在企业实现创造性转化;二、为企业理论在中国推进创新性发展;三、为当代世界新商业文明提供中国方案;四、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谱写工商文明篇章。
第一个方面,为儒家思想在企业实现创造性转化。 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之道,在中国古代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遗产。在新儒商实践的基础上,当代儒商文化将古代儒家的治国理念转化为现代企业的治理智慧,以实现儒家思想在企业的创造性转化。
一是 “ 德以治企 ” 与儒家德治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 德治 ” 是儒家治国之道的基本原则。受此启发,当代新儒商主张 , 企业要致力于塑造新时期的工商业文明,创立独特的经营和管理机制,把社会、他人、自身利益融为一体,创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崭新治理模式,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世界级企业的管理制度融为一体,确立中西合璧的普适性企业文化。为此,当代新儒商提出 “ 三为一德 ” 的理念。第一是 “ 为人之君 ” ,就是要有君子般的风度和君王般的责任。第二是 “ 为人之亲 ” ,就是要像对待亲人那样对待自己的下属。第三是 “ 为人之师 ” ,就是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 为人之君 ” 、 “ 为人之亲 ” 、 “ 为人之师 ” ,这三句话构成了一个 “ 德 ” 字。 “ 德 ” 是一个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和风范。以德平天下人心,大家就会无怨无悔地跟着你走。
二是 “ 义以生利 ” 与儒家义利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儒家主张 “ 义以生利,利以平民 ” ,把治国理政当作精神价值创造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制约物质价值的过程,包括 “ 见利思义 ” 、 “ 取之有义 ” 、 “ 先义后利 ” 、 “ 义利合一 ” 等丰富内涵。受此启发,当代新儒商提出 , 企业要以 “ 利他主义 ” 为基础,形成自己的经营哲学。考量企业成功的重要准则,不是我们有没有成功,而是我们的客户有没有因为我们而成功 ? 如果我们过早地成功了,客户就不会成功。当然,如果能够做到一起是最好,我也成功了、客户也成功了,但是只有一条路的时候,你要放弃什么 ? 那就是放弃自己的利益,让别人先成功。这是 二十一 世纪做企业的普遍原则。相信别人要比你重要,相信别人比你聪明,相信别人比你能干,相信只有别人成功你才能成功。
三是 “ 信以立世 ” 与儒家诚信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 诚信 ” 是儒家的道德范畴,也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 “ 诚信 ” 作为一个表达 “ 内诚于心而外信于人 ” 的重要道德范畴,成为人们的立身之本、交往之道、治国之要和事业之基。受此启发,当代新儒商提出,企业要实现 “ 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 ” ,以员工高品行的人品,形成高品位的企品,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在 “ 内诚于心 ” 方面,通过 “ 五个一 ” (立一个志、读一本经、改一个过、行一次孝、日行一善)的具体措施,全方位涵养员工的诚实品格。在 “ 外信于人 ” 方面,真心帮助顾客解决问题,诚心站在顾客角度思考,贴心为顾客提供服务,全心关怀顾客幸福;以专业知识感化消费者,以至诚服务感动消费者,以儒家文化感染消费者,从而以自己的真诚赢得顾客。
第二个方面,为企业理论在中国推进创新性发展。 “ 企业 ”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其组织模式来自西方。在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西方的企业理论得到广泛的学习、借鉴和应用。而由于所根植的社会文化土壤不同,中国的企业家,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受到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使中国的本土企业出现了与西方经典企业诸多不同的因素,推进了企业理论在中国的创新性发展。
一是 “ 拟家庭化 ” 对企业组织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的族群,儒家学派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的思想学派。在儒家看来,家庭组织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基础,家庭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前提,家庭制度是所有文明制度的起点。受此启发,当代新儒商提出要把企业办成一个 “ 大家庭 ” ,企业家把公司当作 “ 家 ” ,把员工当作 “ 家人 ” ,自己则当一名尽职尽责的 “ 大家长 ” 。
“ 拟家庭化 ” 的实质,就是借助中国传统 “ 家庭 ” 这一形式,在实现员工经济需求的同时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从而实现企业情感逻辑与效率逻辑的平衡。就其把员工当做 “ 人 ” 而不是 “ 工具 ” 而言,超越了 “ 经济人 ” 假设的 “ 没有人的组织 ” ;就其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从而大大提升企业绩效而言,超越了 “ 社会人 ” 假设的 “ 缺乏效率的组织 ” ;就其人文关怀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而言,以中国式的组织文化,开拓了 “ 文化人 ” 假设的视野。
二是 “ 拟书院化 ” 对企业教育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当代新儒商借助古代书院的形式,在企业内部举办 “ 企业书院 ” ,积极推行人伦教化,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人才。在他们看来,企业不仅仅只是提供员工一个工作岗位和工资,最重要的是要给员工营造一个学习成长的环境。员工不能一味沉浸于追求利益,停留在每天获得一点工资上,最重要的是要成长,成长才是大利。而从企业来说,能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承担中华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才,则是光荣的使命和最高的追求。
“ 拟书院化 ” 的实质,就是借助中国传统 “ 书院 ” 这种形式,将教育引入管理,帮助员工学习成长,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管理就是教育,管理者就是教育者,管理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就此而言,超越了西方经典企业仅限于专业技能培训的员工教育。而在教育的内容上,强调道德引导和人伦教化,则突破了圣吉 “ 学习型组织 ” 理论的局限,而体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化色彩。
三是 “ 拟身股制 ” 对企业股份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当代新儒商借鉴传统晋商的做法,在企业中推行人力入股,按人头分配企业的利润。但与晋商不同的是,拥有身股而参与利润分配的人员,不仅是高层核心人员,也包括普通员工,可以说是全员实行(当然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入职年限等)。但在数量上,则根据个人贡献度拉开差距。这里的标准是:仁、义 —— 前者核心在于为员工着想,后者聚焦于公平公正。
“ 拟身股制 ” 的实质,就是实现企业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共赢共享。据媒体报道,在过去 20 年间,一种合伙人意义上的新型管理公司流行开来。如果股份制企业不改变自己的治理方式,就有可能输在这类合伙人制度的平台企业挑战面前。而这一发展方向,在中国更强调 “ 和谐共生 ” 的文化资源和制度组合中,存在着明显的比较优势。 从传统晋商到当代新儒商企业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个方面,为当代世界新商业文明提供中国方案。 新商业文明的核心是从利己主义转向利他主义、从经济利润转向价值创造、从零和博弈转向和谐共赢。为此,当代新儒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落实到企业,以成功转化员工、顾客、合作厂商、社区群众乃至社会大众的思想。企业既要为员工创造幸福,更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成为提升能量造福众生的 “ 公器 ” ;企业既要 “ 助人成功 ” ,更要 “ 助人成长 ” ,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企业既要 “ 化废为宝 ” ,更要 “ 化恶为善 ” ,承担自然与社会的双责任。而在不断付出爱心的过程中,企业也自然得到了发展。成人而成己,成己而成人,成己而成物,从而为当代新商业文明提供中国的方案。
一是成人而成己。 所谓 “ 成人成己 ” ,是说只有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自我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能够为他人带来的价值、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上,只有通过成就和帮助他人,才能不断地创造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当代新儒商以 “ 帮助人成功 ” 作为企业精神,帮助员工成功,帮助客户成功,帮助大众成功,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了企业的不断发展,正是 “ 成人成己 ” 的体现。
二是成己而成人。 如何理解这里的 “ 成己 ” ?有一句老话: “ 人不为 [wéi] 己,天诛地灭 ” 。这里的 “ 为 ” [wéi] 字,有人往往读成第四声 [wèi] , 为了的 “ 为 ” ;实际上应当读成第二声, [wéi] ,修为的 “ 为 ” 。如此理解,我们讲的 “ 成己 ” 的内容就是修为自己,成就自己;而 “ 成己 ” 的一个标志是 “ 成人 ” :成全他人,帮助他人;另一个标志是 “ 成物 ” :化育万物,成就万物。
从中华文化特别是从儒家的理念出发, “ 成己而成人 ” ,这里的 “ 成己 ” ,不是为了自己,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要修为自己,成就自己。这里的 “ 成人 ” ,就是成全他人,帮助他人,为他人考虑,不仅仅是考虑他的物质利益,更要考虑他的精神利益,要达到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双幸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 “ 成人成己 ” 与 “ 成己成人 ” 的高度统一和良性循环,形成 “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的良好氛围。
三是成己而成物。 除了 “ 成人 ” 之外, “ 成己 ” 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 “ 成物 ” :化育万物,成就万物。企业中的 “ 成己 ” ,狭义的理解是企业的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带头修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治理企业的智慧;广义的理解就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要努力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完美结合。企业中的 “ 成物 ” ,狭义的理解是企业要以员工高品行的人品,形成高品位的企品,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广义的理解,企业要承担与本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员工、客户、社区、合作伙伴、社会大众乃至自然环境等。
第四个方面,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谱写工商文明篇章。 当前,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当代新儒商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时偕行,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谱写了工商文明的篇章。
一是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周易》上说: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所谓 “ 自强不息 ” 指的是努力奋斗,永不懈怠的一种积极的人生信念。为此,当代新儒商特别强调奋斗精神。首先,企业要有奋斗意志: “ 敢于胜利、善于胜利 ” ; “ 除了胜利,我们别无选择 ” 。其次,企业领导者要身先士卒: “ 我若怕死,何来让你们艰苦奋斗? ” 再次,企业干部要带头奋斗: “ 没有奋斗意志的人,不能带兵。 ” 复次,企业成员要共同奋斗: “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 。最后,企业要以奋斗者为本,人力资源机制和评价体系要识别奋斗者,价值分配要激励奋斗者,导向员工的持续奋斗。
二是厚德载物,宽厚包容。 《周易》上说: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所谓 “ 厚德载物 ” ,指的是宽厚包容、共生共存的博大胸怀。为此,当代新儒商积极投入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无论是平时的扶老爱幼、扶弱解困、扶贫攻坚、慈善捐助,还是特殊时期的抗洪、抗震、抗灾、抗疫的斗争,都是义不容辞、率先垂范,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同时,新儒商企业还认识到: “ 最究竟的慈善,莫过于拯救人们的心灵 ” ,并为此建立国学公益教育机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甚至进 “ 高墙 ” (监狱和戒毒所),从而更好地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效率。
三是与时偕行,不断创新。 《周易》上说: “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 所谓 “ 与时偕行 ” ,就是 终日刚健不已,不断变通 ,不断创新。为此,当代新儒商主张,企业要致力于成为 “ 时代的企业 ” ,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为什么这么说呢?企业都想长盛不衰,但实际上我们很难看到这样的企业。一般来讲,很多企业都是昙花一现。如果这个企业成功了,那么,它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踏上了时代的节拍。所以说,企业应该是时代的企业,也就是说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就是成功的企业。
在演讲的最后,黎红雷教授慷慨激昂地指出 ,北宋儒学家张载曾经提出著名的 “ 四为句 ” :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成为一代又一代儒者的宗旨和使命。当代新儒商在坚定遵循这一天下儒者共同的宗旨和使命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其面对的时代课题,提出 “ 新四为句 ” 作为自己的目标: “ 为儒家思想在企业实现创造性转化,为企业理论在中国推进创新性发展,为当代世界新商业文明提供中国的方案,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谱写工商文明的篇章! ”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我们坚信,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厚重丰满的儒学文化基因、生动鲜活的新儒商治理智慧为底蕴,当代新儒商必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做出重要的贡献,展现光辉的时代价值!
联系人: | 张小姐 |
---|---|
电话: | 0731-84010225 |
传真: | 0731-84011784 |
Email: | hnsonz@sina.cn |
网址: | http://www.pfjy9.com |
地址: | 长沙县泉塘街道新长海广场写字楼A座2501室 |
扫码关注“金年会机电”微信公众号
搜索微信公众号“金年会机电”
或微信号“sonz168”也可关注